|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fā)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經濟縱覽 » 中國大媽搶金一年虧46億元

中國大媽搶金一年虧46億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4-05-05 08:46  瀏覽次數:18
  去年五一前搶購黃金的瘋狂場面許多人記憶猶新,近期雖然國際金價一路走低,但由于金價持續(xù)窄幅震蕩,市場上未出現搶金潮。外媒報道認為,與去年同期相比,金價下降幅度高達28%,中國大媽1年虧損達到46億元,且近期黃金價格上漲有壓力,導致“中國大媽”表現淡定。多家外媒報道認為中國的黃金需求今年將會冷卻下來。
  據香港文匯報5月2日報道,從2013年4月12日至今,國際金價累計每盎司下跌180美元,而中國國內基礎金價每克下跌46元,創(chuàng)1981年以來最大年度跌幅。算上手續(xù)費和回購差價,一公斤虧六七萬。若按2013年4月國內黃金總銷量100噸計算,當月購入的黃金至今合計虧損46億元。4月底,雖然國際金價仍一路走低,但由于金價持續(xù)窄幅震蕩,目前市場上未再現搶金潮。
  香港文匯報援引黃金分析師觀點認為,近期國際金價仍無上漲動力。5月2日國際金價報收1296美元/盎司,1日仍在1294點位徘徊且小幅下行震蕩。二季度普遍是黃金看空期,去年大跌也是此時。目前,美國經濟繼續(xù)走強,其逐步退出量化寬松政策屬于大概率事件,這在一定程度上將為黃金價格上漲帶來阻力。
  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報道,一份新的研究顯示,中國的黃金需求今年將會冷卻下來,金價將因此失去一大支撐;而后在2015年,隨著中國不斷崛起的中產階級加大對黃金的投資,金價會再次回升。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的數據,去年中國的黃金需求猛增了32%,至創(chuàng)紀錄的1066噸。與此同時,金價遭遇了自1981年以來的最大年度跌幅,隨著西方投資者大幅減持基于黃金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金價下滑了逾四分之一。在歐洲和北美,隨著經濟狀況出現改善以及超寬松貨幣政策造成惡性通脹的可能性降低,這種貴金屬失去了吸引力。
  報道稱,世界黃金協會在今天發(fā)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由于去年中國黃金消費量呈現“異常”增長,2014年中國黃金消費量的增長將會很低。一份由資深黃金市場分析師撰寫的報告表示:“我們預計2014年將成為整固的一年。由于2013年金價驟跌,部分中國消費者提前買入了飾品和金條,這可能會抑制2014年的需求增長。”
  然而,黃金歷來就對中國消費者具有吸引力,中國消費者又對金價前景持樂觀預期,因此中國民間對各種來源黃金的需求到2017年時應該至少會攀升至1350噸。
  華爾街日報援引匯豐分析師觀點認為,中國需求已成金價第一大推動力。中國的黃金首飾、金幣和金條需求已取代西方的投資需求成為左右金價的第一大因素。匯豐表示,該公司預計中國今年仍將是全球最大的黃金進口國、消費國和生產國。
  當然金價也面臨一些不利因素:由于美國和歐洲等發(fā)達市場的經濟增速還不夠快,經濟學家已對全球面臨的通貨緊縮風險發(fā)出了警告。匯豐稱,若出現這種情況,則意味著金價將出現下跌,因為物價的下降會消除通過擁有黃金來對沖通脹風險的必要性。
  匯豐還表示,美聯儲實施此次貨幣政策轉變的成功程度可能會對金價產生影響。
  如果美元兌歐元等其他主要貨幣走強,也可能會對金價帶來壓力,因為黃金以美元計價,美元兌這些貨幣的上漲后,換算成這些貨幣的金價對其持有者的吸引力就會下降。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