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fā)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經濟縱覽 » 三大關鍵詞描繪明年經濟新愿景 仍將守住底線

三大關鍵詞描繪明年經濟新愿景 仍將守住底線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4-11-14 08:30  來源:中金在線  瀏覽次數:44
?“經濟下行壓力仍存。”對于13日公布的經濟數據,分析人士指出,11月經濟數據可能會繼續(xù)低迷,但經濟并未脫離合理區(qū)間。展望明年,穩(wěn)增長政策和經濟下行壓力之間的博弈仍將深度演繹,預計政策放松的力度將繼續(xù)加大。具體而言,經濟仍會守住底線,但經濟體系的重構將隨之加快,尤其是融資環(huán)境好轉帶來投資發(fā)力,而改革深化將催生資本市場諸多機遇。
  經濟能守住底線
  “10月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至7.7%,低于預期的8%。”民生證券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管清友表示,這主要是由于經濟繼續(xù)受房地產和制造業(yè)投資拖累,下行壓力仍然較大,雖然基建和外需有所改善,但仍未完全對沖。
  13日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速比9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分產品看,10月份,鋼材9525萬噸,增長2%;水泥23353萬噸,下降1.1%;十種有色金屬385萬噸,增長4.8%;乙烯152萬噸,增長11%;汽車219.3萬輛,增長6.8%;轎車117.4萬輛,增長5.6%;發(fā)電量4446億千瓦時,增長1.9%;原油加工量4351萬噸,增長6.3%。
  1-10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0616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5.9%,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全國房地產開發(fā)投資7722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2.4%,增速比1-9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967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1.5%。
  管清友表示,基建投資上升還不足以抵消房地產負面沖擊,制造業(yè)投資進一步放緩至13.5%,汽車消費繼續(xù)回落至4.5%,反映經濟增速下降已經開始影響居民消費。無基建、不復蘇的邏輯仍然成立,房地產投資短期未見底,制造業(yè)深陷產能過剩泥潭難以主動加杠桿,人民幣升值強勢也會抑制出口走強的空間。短期看,穩(wěn)增長政策陸續(xù)出臺,基建投資將繼續(xù)托底經濟,但11月數據或繼續(xù)低迷。
  中金公司估算的三季度主要貸款利率中,僅票據融資利率回落,一般貸款利率和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反而略微上升,顯示高利率仍是抑制制造業(yè)投資的主要因素。預計未來貨幣政策放松力度繼續(xù)加大。
  分析人士認為,總體而言,經濟仍在合理區(qū)間運行,年內預計能實現7.4%左右的增速。展望明年,主動下調增速目標是大概率事件,預計經濟仍舊是緊貼底線運行,但增速放緩也不會太劇烈。申萬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說:“我們認為中國經濟完全能夠經歷住房地產調整的考驗,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7.2%問題不大。”
  投資結構將優(yōu)化
  盡管從長周期看房地產投資增速的放緩仍未結束,但分析人士認為,2015年房地產市場能夠實現軟著陸,而基建、制造業(yè)投資等其他投資的發(fā)力將發(fā)揮有效的對沖效應,這還將帶來投資結構的優(yōu)化,其前提是貨幣政策繼續(xù)放松帶來的融資成本下降。
  李慧勇說:“2014年由于國家加大了對非標的治理,以及需求的下降,利率高企的狀況有所緩解,但由于剛性兌付的存在,利率偏高的矛盾仍然沒有有效解決。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調整以及地方政府性債務的清理整頓,維持高利率的兩大基點開始發(fā)生動搖。同時金融市場利率下降經過一段時間將傳導到實體經濟領域,貨幣政策將更加寬松,也有助于利率下行。”
  “在過去長達11個季度的時間里面,制造業(yè)ROIC的數據持續(xù)低于加權平均貸款利率,這意味著如果你把整個制造業(yè)當成是一家企業(yè)的話,這家企業(yè)在做一件很傻的事情,它把錢借來再做投資,它的投資回報是無法覆蓋融資成本的。”華泰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彪認為,如果要把經濟增長維持在底線以上,同時還要實現有效益的增長,就必須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降息并不是全面刺激信貸的措施,而是全面緩解債務負擔的工具。隨著近兩年經濟放緩,尤其是名義GDP增速大幅減緩,我國的實際利率已經上升。在通脹壓力缺失、通縮壓力加大的情況下,降息是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緩解企業(yè)債務負擔、降低壞賬上升幅度的有效方式。雖然理論上貸款已經可以自由定價,但鑒于大約70%的信貸仍按貸款基準利率定價,降低貸款基準利率仍然是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改革紅利值得期待
  分析人士認為,經濟能夠守住底線,意味著A股存在支撐,而融資成本的下行將帶來市盈率的修復,改革深化則將給市場帶來異彩紛呈的投資機會。其中,以“一帶一路”為代表的“走出去”戰(zhàn)略、國企改革和土地改革尤為值得期待。
  毫無疑問,改革還將是經濟的關鍵詞。今年以來,從金融領域、財政領域、國有企業(yè)領域到社會領域,諸多改革都在陸續(xù)進入實施階段,并已經開始釋放出新的紅利。展望明年,國企改革是最大的亮點之一。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表示,國企要吸引民間資本進入,必然要回應民間資本的訴求,要求國企不只是片面追求規(guī)模最大化,更要重視提升投資效益。這意味著,國有企業(yè)的經營目標會更多地向資本市場所要求的目標靠攏,整個A股市場投資價值能夠得到極大的提升。
  分析人士認為,土地改革有望發(fā)揮“一石三鳥”的作用,一是有利于土地的規(guī)?;?、集約化生產經營,提高農業(yè)生產效率;二是農地的集中經營帶來的農村勞動力解放與新型城鎮(zhèn)化形成互動;三是土地改革、土地流轉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農村土地價值的重估,這將提升農村居民的財產性收入,有利于縮小城鄉(xiāng)差距和擴大內需。
  對于“一帶一路”為代表的走出去戰(zhàn)略,瑞銀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李認為,這項志向遠大的國家戰(zhàn)略必然對未來中國經濟及世界貿易環(huán)境產生重大影響,中國資本輸出必然推動技術領先領域在全球加速擴張,相對看好鐵路設備、能源設備、電信設備及汽車配件為代表的高端設備公司,以及“事件驅動”的基建建設公司。?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