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業(yè)內人士稱,網貸黃牛通過低息借款套取普通投資者的資金,轉投高息的普通標的,從而賺取利差。
? ? 目前,包括溫州貸、紅嶺創(chuàng)投等平臺均充斥著大量網貸黃牛,對于網貸黃牛的存在業(yè)內已經默認但仍存爭議。對于用戶來說,失去了很多投資高息標的機會并增加了風險,而對于平臺來說,黃牛不但為其刷高了交易額,也上供了大量的管理費用。
? ? 黃牛與他的“凈值標”
? ? 曾做過網貸黃牛的網友“鐵樹”告訴騰訊科技,黃牛套利的方法其實從兩年前就已經存在了,2012年網上流傳過一篇名為《網貸黃牛實務》的帖子,雖然不知道作者是誰,但一大批早期P2P投資者將其奉為紅寶書,紛紛成為了一個個網貸黃牛。
? ? 在該網貼中,作者將紅嶺創(chuàng)投稱之為黃牛的“大本營”,并稱黃牛通過低息借入,高息借出,中間的利息差減去黃牛借入的成本,再減去一些可能的費用以及一些時間成本損失,得到的就是黃牛的凈收益,而低息借入資金的方法就是發(fā)放凈值標。
? ? 據紅嶺創(chuàng)投官網資料顯示,投資人可以通過個人在網站包含應收債權的凈資產來進行借款,但會乘以一個系數,并稱之為凈值標,而凈資產為負數或500元以下則不能發(fā)凈值標。在溫州貸等其他網貸平臺中,也有類似凈值標的發(fā)標方式。
? ? “凈值標基本都是黃牛在操作,發(fā)布凈值標最開始為解決其自身流動性緊張,后來職業(yè)黃牛發(fā)現這種方式之后便開始套利。”網貸之家CEO徐紅偉如此解釋凈值標。
? ? 而黃牛利用凈值標的套利邏輯又是什么樣的?
? ? “鐵樹”稱,如果最簡單地理解黃牛的杠桿套利邏輯,假定凈值標系數為0.9,黃牛以10000元本金投了年利率25%的普通標,就可以發(fā)布9000元的年利率15%的凈值標來借款,再將借來的9000元投普通標,獲得8100元凈值額,如此循環(huán),理論上測算,則最終收益是10000元資本金獲得的25%的年利息,加上這10000元所能夠撬動資金(約90000元)產生的10%的利差。
? ? 黃牛們依靠自身多次交易獲得的平臺積分和等級,可以優(yōu)先投資高收益的普通標,而同時普通投資者由于無法尋找到高收益的普通標,為了防止資金“站崗”而無收益,只能選擇投資黃牛發(fā)布的低收益凈值標。
? ? 網站是潛在受益者
? ? 在行業(yè)內,“網貸黃牛”早已是業(yè)內公開的秘密,很多平臺對此都持默許的態(tài)度。網貸從業(yè)人員介紹,這是因為平臺不但可以通過黃牛杠桿交易刷交易額,在黃牛的幫助下,平臺還可以多次收取管理費。
? ? 從網貸之家的綜合數據上可以計算出,在最近一周,紅嶺創(chuàng)投和溫州貸的人均每日投資額在1萬到兩萬元間,而不設凈值標的貸其人均每日投資額只有4000元左右。這意味著,同時期內,投資者在設有凈值標的兩家平臺上發(fā)布的借款標數,以及每一筆的單筆成交規(guī)模,都遠遠大于其他平臺。
? ? 據“鐵樹”介紹,在紅嶺創(chuàng)投平臺,黃牛通過凈值標借款,并投資收益最高收益的快借標(企業(yè)抵押快速借款標),以此來達到最大利差,而發(fā)布凈值標的大多數都是網貸黃牛。
? ? 據記者了解,截至目前,紅嶺創(chuàng)投有11種投標方式,累計成交額已達70億元,但其中凈值標占據了24億元,快借標22億元,僅此兩項就占據了其總成交額的80%。
? ? 網貸從業(yè)人員稱,在此種情況下,平臺是賺錢的,在黃牛放貸及借款時兩次收取2%-6%的管理費,利潤很豐厚。
? ? 網貸黃牛存爭議
? ? 從騰訊科技了解到的普通投資者對凈值標的態(tài)度上看,他們對黃牛發(fā)布的凈值標尚存一定疑慮,在他們看來,黃牛搶占了普通投資者或新入場投資者的資源,并且黃牛的凈值標并非像平臺所宣稱的那么安全。
? ? 一位投資者向記者表示,網貸黃牛是杠桿融資且投資的普通標有一定壞賬率,雖說黃牛會分散投資,但對資金鏈繃得很緊的黃牛來說,一旦一筆或者數筆投資出現逾期或者壞賬,那些黃牛發(fā)布的凈值標很可能跟著壞賬。
? ? 本質上,凈值標更像是三角債,是普通標借款人、凈值標借款人和網貸投資者構成的三方債務關系,三角債的核心是普通標,三角債的風險也來源于普通標,普通標的逾期將可能導致凈值標的逾期。
? ? 在徐紅偉看來,黃牛的存在利大于弊,他們發(fā)放的凈值標安全性相對較高,能為平臺帶來一定的活躍度,同時也能滿足時間并不充裕者在搶不到普通標的情況下仍能進行投資。不過他也認為,“黃牛只是一小部分人,一般情況下黃牛很難賺到大錢,除非黃牛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把握好借貸周期。”
? ? 而在我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條中規(guī)定,以轉貸牟利為目的,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高利轉貸他人,將觸犯轉貸牟利罪,根據其金額判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不等。
? ? 目前,國家并沒有將P2P網貸算入金融機構,但隨著P2P模式的監(jiān)管機制出臺,黃牛們在賺取利差的同時,也要留心是否會有法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