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偽短纖維長度1-10毫米,直徑20-100微米,具體分為三大類: ?。?)可見短纖維:又稱有色短纖維,自然光下可見,顏色隨意; ?。?)不可見短纖維:又稱隱形短纖維、熒光短纖維,紫外燈照射下發(fā)出各色熒光; ?。?)色譜短纖維、復(fù)合短纖維、異形短纖維、多色段DNA色譜防偽短纖維:在一根纖維上復(fù)合多種防偽功能,可根據(jù)客戶需要定制顏色組合、色段長度、纖維形狀。[1] 用途 紙張是印刷各種包裝的物質(zhì)基礎(chǔ),一些采用特殊工藝制造的專用紙具有防偽特點,在專用紙張中采用的防偽技術(shù)之一就是防偽短纖維。防偽短纖維的使用方法有兩種,一是在造紙過程中將紅、藍(lán)、綠、棕色等彩色短纖維、各種熒光短纖維摻入紙漿內(nèi),二是在紙張未定型前或涂布膠水后將防偽短纖維撒在紙張表面,在自然光或紫外燈照射下即有不同效果色光或熒光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