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fā)布信息網(wǎng)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發(fā)布信息當前位置: 首頁 » 供應 » 辦公、文教 » 庫存圖書 » 批發(fā)10華圖政法干警招錄培養(yǎng)考試教材 民法學(本科

批發(fā)10華圖政法干警招錄培養(yǎng)考試教材 民法學(本科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規(guī) 格: 行業(yè)標準 
單 價: 面議 
起 訂:  
供貨總量: 99999
發(fā)貨期限: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內發(fā)貨
所在地: 浙江 杭州市
有效期至: 長期有效
更新日期: 2010-10-17 05:16
瀏覽次數(shù): 2
詢價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批發(fā)10華圖政法干警招錄培養(yǎng)考試教材 民法學(本科】詳細說明
此寶貝的正確信息如下:【教材名稱】2010華圖政法干警招錄培養(yǎng)體制改革試點招生考試專用教材民法學(本科類)贈:華圖網(wǎng)校價值20元的網(wǎng)絡課程【編著】陳永峰【審定】華圖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ISBN】9787807248200【版、印次】2010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開本】850*1168【字數(shù)】6972千字【頁數(shù)】276頁【重量】495克 【新舊程度】全新 【定價】40.00元. 【作者簡介】陳永峰 民商法法學碩士,二級警督,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就業(yè)指導研究室主任?!灸夸洿缶V】第一章 總論1考情分析與命題預測1第一節(jié) 民法概述1第二節(jié) 民事法律關系5第三節(jié) 自然人9第四節(jié) 法人15第五節(jié) 民事法律行為18第六節(jié) 代理24第七節(jié) 時效和期間28核心考點精析32全真試題精練35參考答案40第二章 物權45考情分析與命題預測45第一節(jié) 物權概述45第二節(jié) 所有權49第三節(jié) 用益物權53第四節(jié) 擔保物權55核心考點精析58全真試題精練66參考答案73第三章 債權81考情分析與命題預測81第一節(jié) 債的概述81第二節(jié) 合同法總論88第三節(jié) 合同法分論105核心考點精析110全真試題精練114參考答案119第四章 人身權124考情分析與命題預測124第一節(jié) 人身權概述124考點精析126全真試題精練128參考答案129第五章 知識產(chǎn)權131考情分析與命題預測131第一節(jié) 知識產(chǎn)權概述131第二節(jié) 著作權132第三節(jié) 專利權138第四節(jié) 商標權144核心考點精析149全真試題精練152參考答案157第六章 繼承權165考情分析與命題預測165第一節(jié) 繼承制度概述165第二節(jié) 法定繼承168第三節(jié) 遺囑繼承170第四節(jié) 遺產(chǎn)的處理174核心考點精析177全真試題精練183參考答案186第七章 民事責任189考情分析與命題預測189第一節(jié) 民事責任概述189第二節(jié) 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190第三節(jié) 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195全真試題精練196參考答案201附錄一204定向招錄考試《民法》標準試題(專科起點用)204參考答案208附錄二210《民法通則》重點法條解讀210《合同法》重點法條解讀221《擔保法》重點法條解讀256《物權法》重點法條解讀262【圖書節(jié)選】 第一章 總論考情分析與命題預測總論部分在考試中約占20%的內容。在去年的考題中,無論是針對??破瘘c的考生還是本科起點的考生,都大量考到了本章的知識點,并且符合考查目標中要求考生 能夠比較準確地理解民法學基本概念的內涵與外延,較為系統(tǒng)地掌握民法學的基本原理 的內容,大量采用考查概念的方式來命題。在今年的考試中會一如既往地重視概念的考查??忌€要把握其中的重點和難點:1.民法的概念;2.民法的基本原則;3.民事法律關系;4.民事法律事實;5.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6.宣告失蹤與宣告死亡;7.個人合伙;8.法人的成立條件;9.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10.民事法律行為的一般生效要件;11.代理的概念與特征;12.訴訟時效。學習本章內容也可以結合《民法通則》和《民通意見》中的法條來學習。并且本章內容會遇到一些涉及日期的計算內容,比如:期日、期間的計算問題等等。請考生加以關注。第一節(jié) 民法概述考綱知識精講一、民法的概念民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chǎn)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是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民法的特點表現(xiàn)為:民法是有國家強制力的社會生活規(guī)范;民法是調整社會生活中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單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規(guī)中的民事法律規(guī)范。形式意義的民法是指以一定體例編纂的并以民法命名的成文法典。由于我國民法典尚未編纂,所以嚴格地說,我國還沒有形式意義的民法。但因我國《民法通則》是一部民事基本法,規(guī)范民事活動的基本準則,因此,也可以說《民法通則》就是形式意義上的民法。實質意義的民法是指作為部門法的民法。實質意義的民法又有廣義民法與狹義民法之分。廣義民法是指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也就是私法的全部。因此,凡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不論其以何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均屬于民法的范疇。狹義的民法,在民商分立的國家,指商法以外的私法。由于我國是民商合一的國家,商法并非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因此,實質意義的民法是指廣義的民法。二、民法的調整對象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即民法調整的對象就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1.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chǎn)關系財產(chǎn)關系是人們基于財產(chǎn)的支配和交易而形成的社會關系。民法調整的財產(chǎn)關系是發(fā)生于平等主體之間的。其特點是:(1)強調當事人身份的平等性。這與發(fā)生于上下級之間或與國家之間的調撥、沒收、稅收、罰款等截然不同,此類具有服從性質的財產(chǎn)關系,不由民法調整。(2)可以被支配。不能被支配的資源,如日月星辰、氣流風暴,不能作為財產(chǎn)。(3)人身的物質要素不能作為財產(chǎn)。如人的器官、血液等。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chǎn)關系,可分為兩類:(1)支配型財產(chǎn)關系表述的是財產(chǎn)歸何人控制的狀態(tài),回答財產(chǎn) 是誰的 或 由誰利用 這樣的問題。在支配型財產(chǎn)關系中,對物的支配,民法上謂之物權關系;對智力成果的支配,民法謂之知識產(chǎn)權。(2)流轉型財產(chǎn)關系反映的是商品交換中的財產(chǎn)關系,表述財產(chǎn)在交易中,即財產(chǎn)因買賣、租賃、借貸、承攬等行為而發(fā)生的移轉狀態(tài)。流轉型財產(chǎn)關系民法上謂之債的關系。2.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人身關系,是 人格關系 和 身份關系 的合稱。民法調整的人身關系即是自然人的人格權關系和身份權關系。所謂人格是指自然人主體性要素的總稱。人格關系是自然人基于彼此的人格或者人格要素而形成的關系。人格要素是與自然人人身不能分離的,沒有直接經(jīng)濟內容的,包括生命、身體、健康等物質性要素和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隱私等精神性要素。人格在法律上不得拋棄、不得轉讓、繼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與我們的人身分離。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法人亦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有限人格權。所謂身份是指自然人基于彼此的身份形成相互關系,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親屬關系。身份關系僅存在于自然人之間,也不得拋棄和轉讓。三、我國民法的淵源和適用范圍(一)民法的淵源1.民法的淵源的概念民法的淵源,又稱民法的法源,是指民事法律規(guī)范的來源或表現(xiàn)形式。我國民法的淵源主要是指國家有關機關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的有關民事的規(guī)范性文件。2.民法的淵源的種類(1)制定法制定法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對于民事法律的系統(tǒng)性解釋文件和對法律適用的說明、國務院對其制定的民事方面的行政法規(guī)所作的解釋。(2)習慣法習慣法指國家認可和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習慣。習慣成為法的淵源,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①相當長時期以來確有人們慣于遵行的事實;②其內容有比較明確的規(guī)范性;③現(xiàn)行法沒有關于該項行為的規(guī)定,且與現(xiàn)行法基本原則沒有抵觸;④需經(jīng)國家認可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 ?嫣飭唇?/FONT (多選)民法的淵源包括()。A.制定法B.習慣法C.判例法D.自然法答案:AB(二)民法的適用范圍1.時間上的適用范圍(1)民法的生效和失效核心考點精析考點說明:民事法律行為民事法律行為,一般稱為法律行為,是指民事主體為了設立、變更或者終止民事法律關系而實施的行為,正如我國《民法通則》第54條規(guī)定: 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 由此可見,民事法律行為具有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產(chǎn)生、變更或者消滅的作用,是法律事實中行為的組成部分。 理解 民事法律行為 的概念,應當注意相關的另一概念 民事行為 ,我國《民法通則》在對 民事法律行為 進行定義性規(guī)定的同時,創(chuàng)設了 民事行為 一詞。這是兩個既相互獨立,又彼此聯(lián)系的概念,應當加以區(qū)別。根據(jù)《民法通則》第四章有關規(guī)定的精神,所謂 民事行為 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領域內基于其意志所實施的,能夠產(chǎn)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為。但是,并非一切民事行為都是民事法律行為。其中,只有具備法律規(guī)定的有效條件的民事行為,才具有法律確認的法律效力,產(chǎn)生行為人預期的法律后果,屬于民事法律行為,而不具備法定有效條件的民事行為則不具有法律效力,不產(chǎn)生行為人所追求的法律后果,或者通過當事人依法行使變更權或撤銷權導致其效力的變更或者消滅。所以,民事行為的范圍大于民事法律行為,兩者在形式邏輯上是包容概念的關系。即民事行為包括民事法律行為、無效民事行為和可撤銷、可變更的民事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作為民事法律事實中行為的一種,具有如下三項特征而區(qū)別于其他各類民事法律事實。1.民事法律行為是一種合法行為民事法律行為必須具有合法性,因為它必須是合法行為,才能為國家法律所確認和保護,從而能夠產(chǎn)生行為人預期的民事法律后果。理解民事法律行為的合法性應著眼于其內容和形式均應符合法律規(guī)定,而且,合法性的范圍是廣義的,既要符合法規(guī)規(guī)定,又要符合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的要求。這是民事法律對社會經(jīng)濟生活進行調整的目的,也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本質屬性。2.民事法律行為以行為人的意思表示作為構成要素(1)意思表示。意思表示是指行為人追求民事法律后果(民事法律關系的設立、變更或消滅)的內心意思用一定的方式表示于外部的活動。(2)意思表示與民事法律行為。民事法律行為是人們有目的、有意識的行為。所以,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為的必要組成部分。每種民事法律行為都必須存在意思表示。缺少民法所確認的意思表示的行為就不是民事法律行為。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構成要素,但并不等于民事法律行為,因為,不同的民事法律行為,其意思表示構成是不一樣的,既可以是一種意思表示所構成,也可以是包含兩種或多種意思表示。3.民事法律行為能夠實現(xiàn)行為人所預期的民事法律后果--設立、變更或消滅民事法律關系 民事法律行為是一種目的性行為,即以設立、變更或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為目的,那么,基于民事法律行為具有的合法性,法律確認和保護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故行為人所追求的預期后果必須可以實現(xiàn)??梢?,民事法律行為的目的與實際產(chǎn)生的后果是相互一致的。這一特點使得民事法律行為區(qū)別于民事違法行為。因為,雖然民事違法行為(如侵權行為)也會依法產(chǎn)生法律后果(如侵權行為人承擔的損害賠償民事責任)。但是,這種法律后果并不是行為人實施民事違法行為時所追求的后果,而是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直接產(chǎn)生,并非以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為根據(jù)。例1下列內容中屬于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的是()。A.行為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B.行為人有意思表示C.行為內容不違法D.行為形式必須采用書面形式答案:C【解析】準確掌握《民法通則》第55條的規(guī)定,該條規(guī)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故選項A中的正確表述應當為 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而非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選項B中的正確表述為 意思表示真實 ,而非 有意思表示 ;選項D則不是所有民事法律行為必須具備的有效條件。例2下列民事行為中,屬于實踐性的民事行為有()。A.租賃合同B.贈與合同C.保管合同D.倉儲合同答案:C【解析】如何區(qū)別實踐性民事行為與諾成性民事行為,關鍵是了解何者是常態(tài),何者是例外。結合民事行為的成立條件考慮,很容易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民事行為的成立要件中當然不包括標的物的交付。因此諾成性民事行為是常態(tài),而實踐性民事行為則屬于例外。既然是例外,必須是法律有明文規(guī)定時才能認定。根據(jù)《合同法》第366條的規(guī)定,保管合同屬于實踐性民事行為。很多考生可能認為贈與合同也應當屬于實踐性民事行為。但實際上看《合同法》關于贈與合同的規(guī)定,沒有要求必須以贈與物的交付作為合同的成立條件或生效條件。因此贈與合同屬于諾成性的民事行為。在《合同法》頒布之前,根據(jù)《民通意見》第128條的規(guī)定,贈與合同屬于實踐性的民事行為,但《合同法》頒布以后,則沒有再作這樣的要求??键c說明:代理權代理權指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享有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第三人實施法律行為,由此產(chǎn)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擔的權利。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分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三種。委托代理是基于被代理人的委托而發(fā)生的代理;法定代理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規(guī)定而發(fā)生的代理;指定代理是基于人民法院或者有關單位的指定行為而發(fā)生的代理。例3甲委托乙購買某型號山地車一輛,乙到商場后發(fā)現(xiàn)山地車脫銷,擔心甲急需使用,遂為之購買普通自行車一輛,甲拒收,乙訴至法院。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A.甲拒絕受領的行為合法,乙的行為屬于越權代理B.甲、乙之間無書面委托書,委托關系不成立C.乙的行為屬于有效行為,因為是為了甲的利益D.甲不得拒絕受領,因為乙有代理權 答案:A【解析】乙的行為屬于超越代理權的行為,而超越代理權屬于無權代理的一種,而無權代理的法律后果是:被代理人有權拒絕接受無權代理的法律后果。故選項A正確??键c說明:訴訟時效和期間訴訟時效就是當事人的勝訴權得到司法保護的有效期間。如果在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才提出起訴,除非對方當事人明確表示認可,否則將可能喪失勝訴權。根據(jù)《民法通則》第135條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根據(jù)《民法通則》第136條規(guī)定,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shù)模?(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根據(jù)《民法通則》第137條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根據(jù)《民法通則》第138條規(guī)定,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如果期間的最后一天是節(jié)假日,以節(jié)假日后第一個工作日為期間屆滿日。這里所說的 節(jié)假日 是指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的節(jié)假日,比如:星期六、星期日、元旦、勞動節(jié)、國慶節(jié)、春節(jié)等。諸如婦女節(jié)、教師節(jié)等專為某類人規(guī)定的節(jié)假日或某些民間節(jié)日,則不包括在內。另外,期間不包括在途時間,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即使在期間屆滿后收到也不算過期。比如:在9月16日收到判決書,那么只要在10月8日前將上訴狀交郵即可,因為上訴期間從收到判決書第2日計算,15日的上訴期屆滿本應是10月1日,但國慶節(jié)是法定節(jié)假日,國慶節(jié)后的第一個工作日是10月8日,10月8日就應該是上訴期間屆滿日,只要在此前交郵,不論法院在幾天后收到,都視為上訴期間提出了上訴。例4 1981年1月1日晚張某被人襲擊打成重傷。經(jīng)過長時間的訪查,于1999年6月30日張某掌握確鑿的證據(jù)證明將其打傷的人是李某。這時張某要得到法律保護,應當在()前向李某提出賠償請求。A.1982年1月1日B.2000年6月30日C.2001年1月1日D.2001年6月30日 答案:B【解析】本題中20年的最長訴訟時效是個陷阱。20年的最長訴訟時效是從權利受侵害時起算,即從1981年1月1日開始計算,最后的截至日期應當是2001年的1月1日。但是本案中涉及的身體受到傷害的訴訟時效為1年,從發(fā)現(xiàn)或者應當發(fā)現(xiàn)權利被侵害時起算。而且 發(fā)現(xiàn)或者應當發(fā)現(xiàn)權利被侵害 應當包括知道 加害事實 和 加害人 兩個方面。因此1年的起算點為1999年的6月30日,最后的截至日就是2000年的6月30日,沒有超過20年的最長期限,所以正確答案為B。
0條 [查看全部]  【批發(fā)10華圖政法干警招錄培養(yǎng)考試教材 民法學(本科】相關評論
 
更多..本企業(yè)其它產(chǎn)品
 
更多..推薦產(chǎn)品

[ 供應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