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開簡裝,宗教文化出版社,沈去疾著,290余頁,ISBN:7-80123-395-6/K 110。[內(nèi)容介紹] 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佛教經(jīng)歷了反清抗日的硝煙和 廟產(chǎn)興學 的陣痛,在內(nèi)憂外患中奮然崛起,呈現(xiàn)出一派諸宗爭艷、大德如林的復興景象。素有 義學淵府 之稱的天臺宗,在寧波觀宗寺諦閑大師的倡導下,寶靜、靜權(quán)、興慈、靜修、仁山、根慧、空也、佚虛諸法師抱著 欲令眾生入佛知見 的悲愿,廣開法筵,弘化一方,與禪,凈、法相競秀其美,成為這一時期最具影響和磁力的修學法門。興慈法師的一生,擔荷著臺凈兼弘的使命,處身于蘊育中國現(xiàn)代文明的上海,奔走南北,印經(jīng)、建寺,辦學、講法,施醫(yī)、賑災,以一位宗教家特有的濟世熱誠和興教功勛,見證了這段烽火起伏而法運不墜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