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提供這本書的復印件 買家特別注意:除非是特大件或者是非常貴重少用的配件,我們一般能保證在款到24小時內發(fā)貨。絕大多數產品能在款到當天即發(fā)貨。由于拍攝水平有限,實物可能與圖片有些小的差異,請以實物為準。請您及時向我公司電話或者傳真咨詢準確可供數量 K38M-K50M安裝說明補充手冊915-104 KV發(fā)動機歷史/特點 1.0部分 KV發(fā)動機 1.1 產品特點 1.1 從船機KTA-M2/M1/M0能獲得什么 1.2 KTA-M2特點 1.3 KTA-M2許可證 1.4 優(yōu)勢摘要 1.5 對比數據 1.5規(guī)格 2.0部分 規(guī)格表-KTA38-M0 2.1 KTA38-M1 2.3 KTA38-M2 2.5 KTA50-M2 2.7 燃油曲線/性能表 2.9 KTA38-M0/M1/M2通用數據表 2.10- KTA38-M0曲線/數據表 559KW(750bhp) 2.11 633KW(850bhp) 2.13 KTA38-M1曲線/數據表 671KW(900bhp) 2.15 745KW(1000bhp) 2.17 820KW(1100bhp) 2.19 KTA38-M2通用數據表 2.21 KTA38-M2曲線/數據表 783KW(1050bhp) 2.22 895KW(1200bhp) 2.24 970KW(1300bhp) 2.26 KTA50-M2通用數據表 2.28 KTA50-M3曲線/數據表 1045KW(1400bhp) 2.29 1194KW(1600bhp) 2.31 1268KW(1700bhp) 2.33 1343KW(1800bhp) 2.35安裝說明補充 3.0部分 冷卻系統(tǒng) 3.1 排氣管熱保護套 3.3 中冷器 3.4 發(fā)動機冷卻液出氣口 3.6 中冷器出氣 3.8 中冷器系統(tǒng) 3.11 LTA冷卻系統(tǒng)描述 3.11 調溫器室及調溫器 3.11 冷卻液流量 3.12 發(fā)動機冷卻液的舷外冷卻 3.19 發(fā)動機冷卻液的熱交換器冷卻 3.20- 冷卻液流向圖及調溫器工作情況 3.21 LTA冷卻液流向 3.32 KTA-M2冷卻系統(tǒng)要求 3.32 LTA中冷器的舷外冷卻器 3.33 LTA中冷器的熱交換器 3.34 發(fā)動機選用keercooler/中冷器選用熱交換器 3.35 安裝建議 3.36 海水泵要求 3.36 冷卻系統(tǒng)ACP 3.37 膨脹水箱設計及尺寸 3.41 CENTRY電子燃油控制系統(tǒng) 3.43 CENTRY零件 3.44 CENTRY發(fā)動機導線束圖表 3.45 CENTRY安裝推薦總覽 3.46 節(jié)流閥總成 3.48 扭振 3.49 扭振源 3.49 扭振分析 3.5 康明斯扭振分析 3.5 完成扭振分析所需的樣本數據 3.51 扭振分析的責任 3.51 公告3382428中的扭振分析信息 3.52安裝圖瀏覽 4.0部分 KTA38-M2/M1/M0 安裝方案(發(fā)動機) 4.1 發(fā)動機右視圖 4.2 發(fā)動機左視圖 4.3 發(fā)動機前視圖 4.4 發(fā)動機后視圖 4.5 發(fā)動機俯視圖 4.6 零件安裝圖 4.7 雙排氣出口接頭 4.8 發(fā)動機冷卻液出口 4.11KTA38-M2 安裝方案(發(fā)動機) 4.12 發(fā)動機右視圖 4.13 發(fā)動機左視圖 4.14 發(fā)動機前視圖 4.15 發(fā)動機后視圖 4.16 發(fā)動機俯視圖 4.17 零件安裝圖 4.18 雙排氣出口接頭 4.19 發(fā)動機冷卻液出口 4.22 帶風箱的單排氣出口 4.23 帶空濾器的KTA38發(fā)動機前視圖 4.24 帶空濾器的KTA50-M2發(fā)動機前視圖 4.25 前液壓泵驅動/GILKES泵 前液壓泵驅動 4.26 4.28 GILKES圖瀏覽 4.29服務信息 5.0部分 排氣管及相關零件的拆卸 5.1 在頂蓋板上安裝側保護套 5.2 在缸體上安裝增壓器支架 5.3 在側保護套上安裝熱保護套 5.4應急系統(tǒng) 6.0部分 發(fā)動機冷卻系統(tǒng)水泵聯結 6.1 發(fā)動機水泵殼故障 6.2 發(fā)動機海水泵故障 6.4 應急潤滑油泵 6.5實驗臺架數據 7.0部分KTA38-M2/M1/M0 扭矩/性能曲線 1300bhp 7.1 1200bhp 7.2 1050bhp 7.3 燃油率 7.4 制動油耗率 7.5 燃油道壓力 7.6 進氣流量 7.7 進氣管溫度 7.8 進氣管壓力 7.9 排氣流量 7.10- 排氣管壓力 7.11 排氣管溫度 7.12 煙度 7.13 曲軸箱壓力(Blowby) 7.14 對環(huán)境的熱輻射對燃油率 7.15 冷卻液帶走的熱量對燃油率 7.16 排氣帶走的熱量對燃油率 7.17 轉換為功率的熱量對燃油率 7.18 冷卻液帶走的熱量對制動馬力 7.19 對環(huán)境的熱輻射對制動馬力 7.20- 排氣帶走的熱量對制動馬力 7.21 轉化為功率的熱量對制動馬力 7.22 1800轉/分熱損耗對制動馬力 7.23 1400轉/分熱損耗對制動馬力 7.24 1200轉/分熱損耗對制動馬力 7.25 1800轉/分熱損耗對燃油率 7.26 1400轉/分熱損耗對燃油率 7.27 1200轉/分熱損耗對燃油率 7.28KTA-50-M2 燃油率/制動馬力 7.29 燃油率 7.30- 制動馬力(比油耗) 7.31 制動(比油耗) 7.32 燃油道壓力對制動馬力 7.33 燃油道壓力對制動馬力 7.34 進氣流量對制動馬力 7.35 進氣流量對制動馬力 7.36 進氣管壓力對制動馬力 7.37 進氣管壓力對制動馬力 7.38 排氣流量對制動馬力 7.39 排氣流量對制動馬力 7.40- 進氣管壓力對制動馬力 7.41 進氣管壓力對制動馬力 7.42 進氣管溫度對制動馬力 7.43 進氣管溫度對制動馬力 7.44 煙度對制動馬力 7.45 煙度對制動馬力 7.46 曲軸箱壓力(Blowby)對制動馬力 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