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外形美麗。至於人工繁殖的白化個體,已非常普遍,它們?nèi)矶际墙z白色,沒有任何花紋或圖案,猶如[白蛇傳]中的白蛇一樣。 外型特徵:一般長有深灰色的頭部和白色的嘴唇。背部長有25至28顆深啡色或黑色的斑點,兩側(cè)的斑點較為細小。腹部的顏色,有啡色、石灰色、黃色或橙啡色,十分吸引。鱗片之間的皮膚呈紅色,喉嚨及頸部呈白色,兩側(cè)的鱗片,隱約地呈現(xiàn)著灰色的格子圖案。 地理分布:美國(德州,路易斯安那州東南部和密西西比州西南部)成年體型:42 -72 ;最大記錄86 幼年體型:12 -18 毒性:無毒飼養(yǎng)地方:野外棲息地地棲性;牧場和山地飼養(yǎng)箱 :可選用較闊而矮的飼養(yǎng)箱,因為它們不太喜歡向上爬(例如:訂制木柜,玻璃飼養(yǎng)箱)確保蛇不能逃脫,容易清潔,沒有鋒利的裂口,通風良好,和能夠保持適當?shù)臏囟?墊底物:木屑,樹皮(例如:樹皮,椰殼碎),砂礫,沙(例如:爬蟲沙,鈣沙)活動時間:夜間;可使用紅外線燈具來觀察及加熱(例如:夜用紅燈,紅外線發(fā)熱燈)因為絕大部份的紅外線都是爬蟲動物看不見的溫度:31-33 C--照點 (例如:太陽燈) 27-29 C--日間 (例如:日用藍燈) 23-27 C--夜間 (例如:夜用紅燈,紅外線發(fā)熱燈,陶瓷發(fā)熱器)濕度:60-80%水碟:一個較大的水碟(例如:巖石水盆)應該放置來給它飲水和浸浴.通常會在水中排泄.當將快要脫皮時這是必須的.躲藏處:必需一個私隱的地方,安全和在日間睡覺的地方.可采用人工洞穴(例如:樹洞,發(fā)熱洞穴)等食物:野外食物肉食性;嚙齒動物(例如:白老鼠,大種白老鼠,松鼠),間中食鳥類和蛋餵飼食物:嚙齒動物(例如:白老鼠,大種白老鼠)餵飼密度:幼年每5-7天一次;成年每7-10天一次注意:1.在黑暗環(huán)境餵飼 2.餵飼時不要把手移近 3.餵飼后一天不要把它移動繁殖: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