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紅酒,消費者腦子里立馬蹦出“拉菲”這些“高富帥”的品牌。如今,100元至300元的“經濟適用”型中低端紅酒成為商家和消費者的新寵。記者調查了解到,隨著消費者越來越懂紅酒,消費也越來越理性,加上三公消費的限制,高端紅酒被打進“冷宮”,中低端紅酒逆襲受寵。業(yè)內行家表示,挑選紅酒并不是價位越高品質越好,關鍵得看個人喜好與性價比。
降價
過去賣兩三萬元一瓶的拉菲
現(xiàn)在只賣一萬元一瓶
![](http://m.antioxidantenergy.com/file/upload/201405/15/10-04-16-24-24476.jpg)
一提白酒,你腦子里立馬蹦出的是“茅臺(600519,股吧)”;一說紅酒,你肯定第一個想到的是“拉菲”。同樣價格貴得令人咋舌,同樣是高端酒的領頭羊,如今茅臺和拉菲一起面對銷量持續(xù)低迷的尷尬境遇。
位于紅酒金字塔尖的拉菲一向被看作紅酒市場的風向標,其價格自2012年首次暴跌之后就一路下滑。“過去賣兩三萬元一瓶的拉菲,現(xiàn)在只賣一萬元一瓶,還沒什么人買。”長沙一家進口紅酒經銷商向記者抱怨,端午節(jié)前本是高端紅酒的銷售訂貨旺季,但市場卻不樂觀,別說上萬元的拉菲銷售欠佳,就連上千價位的紅酒銷量也明顯滑落,整個高端紅酒市場步高端白酒的后塵,萎靡不振。
據《中國葡萄酒市場白皮書(2013-2014)》顯示,2013年中高端紅酒銷量下降50%;2013年拉菲、拉圖、奔富等高端紅酒相繼出現(xiàn)價格跳水,在中國市場炙手可熱的澳洲高端紅酒奔富頂級佳釀葛蘭許和707的價格跌幅達到30%。業(yè)內人士透露,2008年至2012年,中國自法國進口的紅酒均價從4.71美元/升上漲至5.56美元/升;2013年,這一均價從5.56美元/升跌落至4.97美元/升,接近2008年的價格。
“因"三公"消費的限制、八項禁令等客觀市場環(huán)境,高端紅酒銷售受到影響。”麥德龍干貨樓層的經理徐東告訴記者,定制上萬元一瓶的高端紅酒的消費者明顯少了很多。
變化:100元至300元中低端紅酒成市場新寵
高端紅酒眼下遭遇的嚴冬卻成就了中低端紅酒的春天,孕育著整個紅酒市場走向合理消費。2013年,在高端紅酒銷量下降50%的情況下,中低端紅酒銷量增幅達10%,今年這一反差將進一步拉大。
在麥德龍的紅酒專區(qū),不少市民正在駐足挑選。記者發(fā)現(xiàn)近千種紅酒中,100元至300元的中低端價位占很大比重,市民看的也都是這個價位的紅酒。徐東告訴記者:“我們這里的紅酒貴的有10000多元的,便宜的有50元的。現(xiàn)在高端紅酒沒以前好賣,市民都愛買一兩百元的了。”
家樂福芙蓉店也遇到類似的情況。一瓶原產地為法國的奧格斯汀米內瓦紅酒僅售34元,最貴的打過折的紅酒也不超過300元/瓶。工作人員透露,今年超市加大了紅酒的供貨量,主要是中低價位的。
一些外國酒商的銷售數字也體現(xiàn)了中低端紅酒銷量的提升。波爾多釀酒商及中間商Maison Sichel集團表示,其2013年銷售額和銷售量較2012年增長了30%,消費者對那些“物有所值”的中級價位的紅酒表現(xiàn)出了更大的興趣。
疑問:?進口紅酒那么便宜質量有保證嗎
“一瓶進口紅酒售價不過50元,如此低價的紅酒,質量有保證嗎?”面對消費者的質疑,徐東表示:“只要是正規(guī)的渠道、正規(guī)的經營單位,紅酒的質量基本上不會有問題,只是與價位高的紅酒相比,中低端紅酒的品質、口感會有差異,但初嘗者是喝不出來的。”在國外,紅酒也叫餐酒,屬于歐美人日常生活食品之一,有很多售價1-3歐元的紅酒品種。
以一瓶在國外出廠價格為一歐元的紅酒為例,進口環(huán)節(jié)收取的正常稅費并不高,關稅+增值稅+消費稅,再加上運費和人工成本,其到中國城市的成本基本上是三四十元。
原因:紅酒消費理性化
名牌效應不靈了
對于眼下紅酒市場“高端名品遇冷,中低端酒受寵”的現(xiàn)象,很多商家認為主要是大眾對紅酒消費日趨理性的結果,而這將是紅酒市場的發(fā)展趨勢。權威調研報告預言,2015年紅酒將不再是“奢侈品”,并在60元至150元價格區(qū)間形成8-10個較為知名的進口紅酒品牌。
“隨著大眾消費者對紅酒認知度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價格公道的紅酒,對名牌紅酒的熱衷程度正在削減,所以造成知名度不一定高、性價比不錯的紅酒最受消費者歡迎。”家樂福負責酒類的主管介紹,近些年進口紅酒被塑造成文化消費品,商家通過奢侈包裝、概念吹噓方式達到牟取暴利的目的。如今,消費者已經洞悉商家的這一營銷手段,不再迷信高價、名品紅酒。
機遇:國產商家洞悉變化,發(fā)力中低端紅酒
有國產紅酒商家洞悉了紅酒市場的這一變化,提早將主力放在中低端產品上。今年第一季度,四川壹玖壹玖酒類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紅酒銷售額取得了65%的增長,其董事長兼總經理楊陵江表示,“過去,中國的消費者都認所謂的牌子,買進口紅酒就選幾種名莊酒。如今,消費者可以接受十幾元的紅酒,中低端紅酒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軍。”
“太多的高端酒水消費不是紅酒應有的消費方式。企業(yè)總想掙更多錢,或者發(fā)展速度更快,這就造成了紅酒市場的泡沫化。非常態(tài)發(fā)展遲早要回歸正常,與其讓這種回歸來得晚,不如來得早。”有業(yè)內人士對目前的紅酒市場表示看好,“如今的市場調整恰逢其時。從長遠來看,紅酒市場的蛋糕要繼續(xù)做大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