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世界移動大會上,以 5G 為代表的最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成為最受關注的熱點。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正在逐步擴大5G試驗規(guī)模,華為、中興等設備商業(yè)也在發(fā)力。華為已經聯手中國聯通在上海建立了5G外場實驗基地,完成了5G高、低頻區(qū)域連片部署。 中興通訊完成5G七大場景的測試,刷新多項試驗記錄。5G商用,一個10萬億市場將開啟。
“勢在人為”,這個幻化于“事在人為”的本屆MWCS的主題口號,非常貼切地將5G這個“勢”和追逐5G的產業(yè)各界的“人”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毫無疑問,5G是一股大勢,一個超級大風口。
據IHS發(fā)布的5G經濟報告顯示,到2015年5G將為全球產出12.3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提供多達2200萬工作崗位;從2020年5G規(guī)模商用到2035年,5G產業(yè)將助推全球GDP年平均增長0.2%。面對這樣的大勢,沒有人敢掉以輕心,本屆MWCS,來自全球的運營商、設備商、互聯網企業(yè)、垂直行業(yè)廠商等齊聚一堂;而在展廳之外,各國政府及主管部門、信息及通信領域的行業(yè)組織,也在積極推動,共謀這個即將上演的大勢。
另外,2017世界移動大會發(fā)布了一份“全球5G時間表”。根據時間表,中國運營商將于2020年前逐步推出商用5G網絡。其中,中國移動計劃2018年推出5G試商用,到2020年實現正式商用;中國聯通計劃在2020年提供5G商用服務;中國電信已在廣東省開展商用試點工作,計劃在2020年提供商用服務。預計8年后中國5G用戶能破4億。
一場馬拉松要吸引世界頂級選手的參與,必須許諾足夠的回報。5G這場比賽也不例外,巨大的5G商用空間就是贏得這場比賽的獎品。
“做5G要早早開始進行技術研究。后進入者就很少有可能將其研究的技術納入標準的機會。現在5G的重要參與者都是之前的重量級玩家,精英選手都是在最前面,一般選手排在后面,是占不到有利位置的。”在2017年IMT-2020(5G)峰會上,中興通訊無線總工朱伏生如此表示。
作為無線網絡的建設者和提供方,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在5G研發(fā)上呈現你追我趕之勢。中國電信聯合諾基亞貝爾展示高鐵5G模擬系統(tǒng),三大運營商將于2019年啟動5G基礎建設,預計7年內總支出金額達1800億美元。
運營商如此積極,站在它們背后的ICT設備商當然不得清閑。本次大會上,華為、 愛立信 、中興、高通、NOKIA上海貝爾、大唐電信(13.03 +0.54%,診股)、H3C在內的廠商都展示了它們在5G方面的策略及進展;特別是在本土參與展出的華為、中興、大唐等,更是呈上了豐富多彩的解決方案及應用。這其中尤以華為最為亮眼,因展臺布置別出心裁、展出內容先進全面、展臺人氣居高不下,不少人模仿展會主題“勢在人為”造句戲稱“勢在華為”。
與 4G 時代處境不同,運營商和設備商們擁抱5G的姿勢也許有異,但順勢而為的大趨勢是一致的,鮮有出現不作為或消極等待的聲音,這不同于2G到3G、3G到4G時爭議經久不息的景象。無線網絡變革的歷史已經一次次表明,每一次演進可能都有個體的贏家和輸家,但整個無線市場的經濟價值是在急速增大的??深A見,5G因從人與人連接拓展到了萬物互聯的大連接,將創(chuàng)造更大的增量市場,而這個市場容得下產業(yè)鏈各界的玩家。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fā)布的《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5G將全面構筑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從線上到線下、從消費到生產,從平臺到生態(tài),推動我國數字經濟發(fā)展邁上新臺階。在間接產出方面,2020年、2025年和2030年,5G將分別帶動1.2萬億、6.3萬億和10.6萬億元。5G在 芯片 、 射頻 、新材料以及空口領域會帶來更多的創(chuàng)新,也將締造一系列具備爆發(fā)式成長潛力的優(yōu)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