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手工編紅腰帶09吉祥物 純手工編加玉珠時尚大方便于佩戴駐顏和美容玉能美容,這聽來也許有點新鮮。特別是在時興美容的今天,玉的這一功效尤其具有開發(fā)的價值。從醫(yī)學(xué)文獻(xiàn)記載看,宋代醫(yī)學(xué)名著《對濟錄》中就有這樣的處方: 面身瘢痕,真玉日日磨之,久則自滅。 從歷史文獻(xiàn)看,據(jù)《漢書.王莽傳》記載:王莽時有一大臣名叫孔休,王莽想結(jié)好他,欲送他一玉瑑,并對他說: 誠見君面有瘢,美玉可以滅瘢。 由此看來,以玉磨面,確可除掉臉上瘢黑。在這方面,更有一個實踐者慈禧太后,她就是每天這樣進(jìn)行美容的。據(jù)德齡著《御香縹緲錄》 三十二、太后的梳妝臺 一節(jié)寫到:為阻止臉上的皺紋繼續(xù)展長或擴大,太后還有許多的辦法, 有一種是非常別致的,原來伊的梳妝臺上還安著兩根約摸二三寸長的玉棍,兩頭有金子鑲的柄,每天早上,伊必須用它們來在伊自己的臉上或上或下的滾著。這個東西是很滑而很冷的上面也并不涂著什么藥粉,真不知有何作用。太后卻總是很有耐性地坐在那梳妝臺前,一面不住的把它在臉上滾個不休,一面定神朝鏡子內(nèi)望著,仿佛滾幾滾馬上就有功效的樣子。 慈禧太后駐顏有術(shù),她有許多與眾不同的美容方法,其中以玉磨面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和古代醫(yī)書與史書上所載不謀而合。玉除了磨面可去瘢痕皺紋,似還可滋養(yǎng)毛發(fā)。李時珍《本草綱目.玉屑》中云,玉可 潤心肺,助聲喉,滋毛發(fā)。 他沒有講明是內(nèi)服還是外服,但據(jù)《煙花記》載: 隋煬帝朱貴兒插昆山潤毛之玉撥,不用蘭膏,而鬢鬟鮮潤。 這似也是指用玉擦磨頭發(fā),它比用 蘭膏 之類的化妝品更能使發(fā)質(zhì)光潤。以上我們從六個方面探討了玉的豐富文化內(nèi)涵和實用功效,它們同樣是我國悠久的玉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世界上產(chǎn)玉的國家還有很多,但給玉賦予了如此眾多的道德文化內(nèi)涵,給它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宗教外衣的,可謂是絕無僅有。在這種文化背景和氛圍中,玉不只是一種 石之美者 ,而且是儒家道德的化身和象征,同時還是知禍福、兆興亡的通靈神物。免禍保平安玉可免禍保平安,這也是由來已久,至今仍有許多人篤信的一種觀念?!队窦o(jì)》作者陳原心講:某年游晴川閣,從三層樓掉下來,幸虧因佩帶了太公璜,得以不死。又劉大同在《古玉辨》中專門有一小節(jié)講 古玉防險之見聞 ,記述了他的好幾則見聞:一是有位姓胡的瓦匠,在河中淘到了一只玉鏟,即用作煙荷包墜石。后他為姓趙的人家蓋房,正在上梁時,忽然失足落地,但人毫無損傷,而腰中玉墜崩裂了好幾處。這是他親眼所見者。再一是他在上海澡塘洗澡,役工見他左臂佩玉,就告訴他日前有一八十老翁在此洗澡,出浴時暈倒在地,在場的人大驚,急忙扶起老人,但老人卻安然無恙,只是左臂上的玉鐲跌得粉碎。老人痛惜地說:這是三代的玉鐲,沒有它就危險了。當(dāng)場把粉碎的玉撿起來,藏好才去。這是他親耳聽到的。其他還有他年輕時聽說的族兄鶴峰墜馬于石崖、老仆楊桂醉落于橋下,都因為身上佩有古玉,所以未受危險云云。諸如此類的故事,我們可以聽到或講出很多,因而玉保平安得到了相當(dāng)一部分人的認(rèn)可。也許,今天的研究者都認(rèn)為這是迷信,不可相信。其實,剔除掉其中的迷信成分,也還是有一定的道理。這就是趙汝珍在《古玉辨》里所分析的: 豈知此乃精神貫注之結(jié)果,并非無理性之言也。蓋古人視玉極重,佩之宛同載祖播遷。其一舉一動,必特別小心。必視而后動,慮而后行。若是,則必少生是非,少遭意外。即偶遭意外,因心志有可靠之保護,必有意外之幸運。因之遂造謠生非,謂舊玉可以護身。是在古時確然,而在今日則不可能矣。 這就是說,因為視玉極重,所以精神極其貫注,即使偶遭意外,可能會因為心志集中,而有意外之幸運。總之,因佩玉而免遭意外之禍,這可能純粹出于偶然,也可能確有心理因素在起作用;不管怎么樣,玉保平安作為一種信念,起碼反映了人類共同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