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學步車很顯然是供兒童學步用的玩具,為了方便搬運和存放,因此絕大多數(shù)的學步車廠方設計時多為折疊式,需要注意的是松脫學步車的鎖緊裝置的力至少需要90N,以防兒童在車內蹦跳,致使鎖緊裝置松脫,學步車自行折疊,孩子跌出車外,造成意外傷害。使用學步車前應調整好座墊的高低位置,注意孩子是否坐穩(wěn)。使用時必須成人在場,不可離開。嚴禁在高低不平、斜坡、樓梯口、浴室、廚房、電器等附近的危險場所使用。不論是何種類型的童車都不得有可觸及的尖角、毛刺、銳邊,以免損傷兒童的皮膚。金屬焊接的地方,表面應平整,不得有裂縫、燒穿或未焊透等缺陷。經組裝好的童車,應組裝牢固,各種轉動部件應運轉靈活。 理想:學步車可以幫助孩子練習走路,促進孩子發(fā)育。 現(xiàn)實:長期適用學步車的孩子運動發(fā)育不如未用過學步車的孩子。 很多媽媽都以為學步車可以幫助寶寶進行被動鍛煉,練習走路,而科學家的研究結果卻與之相去甚遠:學步車不利于幼兒身心的發(fā)展。 跟蹤調查顯示:常用學步車的嬰兒會坐,會爬和會走的平均時間分別是6.73個月、6.68個月和11.66個月,明顯晚于不坐學步車的嬰兒會坐,會爬和會走的平均時間5.39個月、5.84個月和10.82個月。 7、8個月是嬰兒練習滾、爬的最佳時機,坐上學步車,行動自由被大大地限制了,練習的機會減少了;由于憑借學步車,孩子在家里可以移動自如,滾、爬對寶寶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了,由于缺乏興趣和練習,孩子運動的發(fā)育受到一定的影響。 學習行走是需要眼、手、足協(xié)調,學步車前面的安全大托盤,擋住了孩子的視線,寶寶看不到自己走動的腳,不了解自己何以走動。學步是需要花“力氣”的,但由于有車輪的滑動作用,孩子的用力就可隨車滑動而“行走”,依靠學步車寶貝很容易從坐椅上站起來,缺乏真正的鍛煉,自然不利于孩子學站練走。 理想:學步車是寶寶安全的保姆。 現(xiàn)實:每年有很多寶寶因使用學步車而受傷。 有很多爸爸媽媽使用學步車是因為他們覺得學步車可以保證嬰兒的安全,而統(tǒng)計結果卻動搖了人們對學步車的信心,根據(jù)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統(tǒng)計:每年約有8800名15個月以下的嬰幼兒由于使用學步車而受傷。 學步車賦予原本不擅移動、不知危險的嬰兒以快速運動的能力。坐在學步車中寶貝每秒的移動距離可達1米,孩子的頭部所占比重大、較重,又暴露在車身架的外面,缺乏安全保護,一旦從樓梯上翻下或因地面不平而翻倒,寶貝的頭部很容易受傷。此外,由于孩子能夠快速進入危險地帶(包括利器、火爐、熱水、有毒物品存放處等),令媽媽猝不及防,因此受傷事件時有發(fā)生,包括手指夾傷、擦傷、劃傷、 燙傷和意外 中毒。